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。会议要求,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。这是官方连续第11年将「稳中求进」设定为来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。
一、正视压力、稳字当头
本次会议提出,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。明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,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。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保持社会大局稳定,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,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,政策发力适当靠前。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,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,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。
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(GDP)初步核算结果显示,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,以及疫情汛情的冲击,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。其中,三季度同比增长4.9%,环比增长0.2%。
我们认为,一方面,当前面临的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,需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,稳定宏观经济大盘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另一方面,经历了过去比较长时间的地产投资、基建投资和对外出口驱动经济增长以后,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明显变化,过去的旧生产函数组合方式的维持难度日益加大。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2021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《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》,文章指出:在经济体系中,我们有些领域已经接近现代化了,有些还是半现代化的,有些则是很低效和过时的;现阶段,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,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、组合方式、配置效率发生改变,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。综合来看,我们认为,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,稳经济的政策空间和政策方式与过去比较应当有显著差别。
二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
本次会议提出,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,更加注重精准、可持续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,加快支出进度。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,强化对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制造业、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。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。严肃财经纪律。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的支持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,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。
三、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
本次会议提出,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,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,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,又要防止两极分化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,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“蛋糕”做大做好,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“蛋糕”切好分好。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,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。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。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,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,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,加大税收、社保、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。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。要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,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。
四、既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、又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
本次会议提出,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,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,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。要为资本设置“红绿灯”,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,防止资本野蛮生长。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,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,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,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。
五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、倡导适度绿色低碳消费
本次会议提出,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,增强发展内生动力。在消费领域,增强全民节约意识,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。
我们认为,作为一个大国,依托国内的巨大市场优势,扩大内需规模,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,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收缩带来的影响。与国内巨大的市场规模相比,当前农村居民消费一直存在消费水平相对不高、“消费疲软”的现象,与城镇相比差距明显。应重点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质量,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和消费环境,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进而提高消费能力和水平。
六、坚持房住不炒、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
本次会议提出,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强预期引导,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坚持租购并举,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,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,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。
我们认为,房地产行业的循环涉及土地的出让、开发建设、融资和销售、竣工和交付,任何一个环节的循环不畅都会导致房地产明显下行,而体现在销售环节的需求变化是影响行业循环的最重要环节。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,重点在防风险和保交付。
七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
本次会议提出,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,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,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,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,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。强化契约精神,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。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,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、恢复发展。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,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、扩面、降价。我们认为,当前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成本、人工成本等压力加大、经营困难有所增加的现实难题,应积极鼓励各地出台“少取多予”各类灵活政策,增强中小企业应对经营困难的底气。
八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、激发“专精特新”企业
本次会议提出,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,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,激发涌现一大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。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,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,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,推进科研院所改革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深化产学研结合。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,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。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。
我们认为,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、解决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为导向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、培育和发展一大批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是持续提高我国工业和科技发展的质量、效益和协调性的必由之路。
九、推动能源革命、建设能源强国,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
本次会议提出,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。要坚持节约优先,实施全面节约战略。在生产领域,推进资源全面节约、集约、循环利用。在消费领域,增强全民节约意识,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。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,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,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。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提高农机装备水平,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,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本次会议提出,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,要坚定不移推进,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。要坚持全国统筹、节约优先、双轮驱动、内外畅通、防范风险的原则。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。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,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,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。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。要科学考核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,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“双控”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,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,防止简单层层分解。要确保能源供应,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。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,加快建设能源强国。
我们认为,初级产品、能源,是工业体系、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的基础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的复杂形势,初级产品、能源的安全保障能力,对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,其重要性有所增加。